目前,我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巨大,工業固廢和危險廢物存在較高環境危害特性,是環境風險防控的重要領域。同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為醫療廢物的無害處理帶來新的要求。近日,生態環境部與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9-2020)《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4-2020)和《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污染控制標準》(GB 39707-2020)(以下分別簡稱《一般固廢標準》《危廢標準》《醫廢標準》)3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新標準適時制訂、量力而行,為我國進一步規范工業固廢處理處置提供新的規范。針對3項標準的制修訂情況,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新標準修訂適逢其時
該負責人表示,現行《一般固廢標準》《危廢標準》自2001年實施以來,對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處置污染控制和環境風險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要求提高,現行標準已難以適應當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和精細化環境管理要求;另外,醫療廢物焚燒處置污染控制執行《危廢標準》,消毒處理污染控制參照相關技術規范,缺乏專項標準。為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完善固體廢物尤其是危險廢物環境標準體系,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修訂《一般固廢標準》《危廢標準》。
據悉,本次標準制修訂堅持3個主要原則:一是堅持與管理體系相協調原則?;谖覈C布的一系列針對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相關法規、政策、標準等,結合我國國情和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彌補現行標準與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法規標準體系銜接不協調的缺陷。二是堅持與發展水平相適應原則。根據國內外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污染控制可行技術,結合我國實際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并參照國內外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規定,制定切實可行的污染物控制要求,保證標準執行的可操作性。三是堅持與環境要求相匹配原則。綜合考慮我國新時代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要求和環境管理能力提升要求指導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以促進處理處置技術進步,推動固體廢物利用處置,助力“十四五”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修訂聚焦社會關切
記者了解到,《一般固廢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3點。一是聚焦環境標準定位,進一步強化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填埋全過程污染控制技術要求,加嚴了防滲技術規定,增加了廢物入場有機質含量控制、封場后滲濾液處理及地表水、土壤自行監測等要求。二是為推動大宗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明確了充填及回填條件,并增加了相應污染控制技術要求。三是明確歷史堆存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場地的環境管理要求。針對歷史堆存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場地,按照風險管控的思路,明確經評估后確保風險可控條件下可進行封場或土地復墾作業。
《危廢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因同步新制定了《醫廢標準》,《含多氯聯苯廢物污染控制標準》也已發布,因此調整了標準適用范圍,刪除含多氯聯苯廢物和醫療廢物焚燒有關內容。二是強化污染控制技術要求,加嚴了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屬等污染物排放限值,并增加了助燃、一氧化碳控制等技術要求。三是為推動淘汰落后小型設施,提升焚燒設施技術管理運行水平,不再按規模設定排放限值。四是增加了在線自動監測等有關規定。
另外,為強化標準落實,指導地方生態環境管理部門的監管和執法,《危廢標準》《醫廢標準》均進一步明確了有關污染物達標判定的規定。此外,本次修訂完善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的運行環境管理要求。也完善了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焚燒設施的煙氣污染物的排放要求。
積極作用可以期待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制修訂基于我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環境管理需求和技術發展水平,進一步完善了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污染控制管理要求。
他還表示,新標準將完善我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環境管理標準體系,完善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管理要求,實現了與現行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協調統一,共同完善了我國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標準體系;有利于提高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行業水平,通過完善設施技術性能指標及提升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將有效推進技術進步并加速老舊設施淘汰;有利于控制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環境風險,通過加嚴焚燒煙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明確消毒處理污染控制要求,強化監測和監督管理要求,將會顯著提升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理處置全過程的污染控制效果,降低環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