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里不是垃圾焚燒發電廠嗎?為什么聞不到臭味呢?”“大煙囪里排出來的煙氣會污染環境嗎?”......炎炎夏日,南安市第一小學20余名小學生及家長帶著諸多疑問,走進南安圣元,體驗不一樣的暑期生活。
在宣導員的帶領下,小學生和家長們先后參觀了南安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二期主廠房的汽輪發電機組、鍋爐車間、垃圾吊操作平臺、中央控制室等生產區域,實地了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整套工藝流程。隨著參觀的深入,大家心中關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疑問也被逐一解開。與此同時,小朋友們也紛紛感嘆:“垃圾原來也是寶貝!好神奇!”
來到垃圾吊操作室,小學生和家長們神情專注地盯著玻璃幕墻另一側巨大的垃圾儲坑和正在作業的抓斗。宣導員向大家介紹,南安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二期項目采用二爐二機的配置,設計處理垃圾量為600噸/日。三期工程項目采用一爐一機的配置,設計處理垃圾量為700噸/日?,F一二三期工程已投產運行。提級改造工程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00.3畝,建設規模為1500噸/日。聽完介紹,一位家長感慨道:“親眼目睹我們產生的垃圾如此之多,我感到十分震驚。以前從沒想過垃圾焚燒處理是如此復雜而有意義的事情,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淺啊?!?/span>
“原來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發電的工藝流程如此不同,長見識了?!痹诓蛷N垃圾資源化處理廠,宣導員指著餐廚垃圾的處理工藝流程示意圖,形象生動地為學生和家長介紹“預處理+厭氧發酵+沼氣發電”的處理工藝。
通過實地參觀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方式認識環保、學習環保,學生們的暑期生活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在其心中種下了環境保護的“種子”。小學生和家長們不約而同地表示,通過這堂非常有意義的環保課,深刻了解到垃圾分類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今后將積極做好垃圾分類,以實際行動為環保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闕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