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dffb7"></track>
    <pre id="dffb7"><ruby id="dffb7"><ol id="dffb7"></ol></ruby></pre>
    <address id="dffb7"><pre id="dffb7"></pre></address>

      <track id="dffb7"></track>

          <noframes id="dffb7"><pre id="dffb7"><ruby id="dffb7"></ruby></pre><pre id="dffb7"><pre id="dffb7"><strike id="dffb7"></strike></pre></pre>

            <track id="dffb7"><strike id="dffb7"><ol id="dffb7"></ol></strike></track>
            <track id="dffb7"><strike id="dffb7"><ol id="dffb7"></ol></strike></track>
              <pre id="dffb7"><strike id="dffb7"></strike></pre>
              <track id="dffb7"><strike id="dffb7"><rp id="dffb7"></rp></strike></track>

              行業資訊

              News

              2021年國內十大環境新聞

              來源:中國環境報發布時間:2022-03-01字體大?。?a href="javascript:;" onclick="javascript:setfont('14px')">小

              01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就美麗中國建設提出新目標新要求新任務

                    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并對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等作出具體部署?!笆奈濉睍r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提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02  中共中央、國務院就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全面部署

                    11月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印發,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任務,明確了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等八項標志性戰役?!兑庖姟芬?,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03  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開局,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為87.5%,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臭氧濃度為1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連續兩年實現PM2.5、臭氧濃度雙下降。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為84.9%,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1.2%;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標達到“十四五”序時進度要求;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等4項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指標順利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04  COP15第一階段會議成果豐碩

                    10月11日至15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中國昆明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全面闡釋了中國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主張和行動,提出構建“地球家園”的三重愿景,首次提出“人類高質量發展”這一命題和“開啟人類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四點主張,提出中國將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并宣布中國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期間,高級別會議通過了《昆明宣言》,向國際社會發出各方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開展行動的堅強決心和共識。


              05  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加快形成

                    2021年,我國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形成國家層面碳達峰碳中和的頂層設計。此外,還將陸續發布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和煤炭、電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的實施方案,出臺科技、碳匯、財稅、金融等保障措施,加快形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進一步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06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

                    7月7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

                    經黨中央批準,在生態環境部成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7月7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成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是黨中央著眼推動全黨全社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將引領激勵各地區各部門把研究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引向深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研究高地、學習宣傳高地、制度創新高地和實踐推廣平臺、國際傳播平臺,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走向世界。12月28日,由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辦的2021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會在四川成都舉行,與會代表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進一步深化了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豐富內涵、理論邏輯、實踐要求的理解和認識。


              07  實施第二輪第三、四、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推動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二輪第三、四、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陸續開展,堅持系統觀念,堅持嚴的基調,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精準科學依法,對山西、遼寧、云南等17個?。▍^)及中國有色集團、中國黃金集團兩家中央企業開展督察。重點督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重點關注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中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落實情況,嚴格控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和去產能“回頭看”落實情況等,公開曝光了83個典型案例,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


              08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

                    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正式啟動,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2019-2020年度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市場。截至12月31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1.79億噸,累計成交額達76.61億元。同時,還發布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和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規則;首次組織開展電力行業碳排放報告質量監督幫扶專項行動。


              09  云南野生亞洲象安全“回家”

                    云南野生亞洲象北移一事引起國內外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2021年,云南野生亞洲象北移一事引起國內外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經過500多天的游歷,北移的15頭亞洲象全部安全南返。野象北移南歸期間,政府和群眾妥善應對、精心守護,體現了我國生態保護意識和能力的日益增強,護象行動得到世界點贊。經過多年的努力,云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亞洲象棲息地得到保護與修復,種群數量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90多頭發展到目前的約300頭。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生態恢復、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顯著成就,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畫面。


              10  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公布

                    10月14日,第五批100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49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正式公布。自2017年起,生態環境部已經命名了共362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136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多層次示范體系得到進一步豐富,在推動生態文明制度改革、促進生態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和探索“兩山”轉化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同時,為進一步推動全社會積極探索“兩山”轉化有效路徑,2021年,國家對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等提出要求并作出部署,著力推動“兩山”轉化政策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來源:中國環境報

              瀏覽次數:2872

              版權所有:2019 圣元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閩ICP備12021076號   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1451號 

              99热亚洲精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