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天和晚上近地面臭氧濃度一樣嗎?
不一樣,近地面臭氧白天和晚上的分布特征隨著大氣環境污染程度和季節等因素變化。通常情況下,臭氧具有比較明顯的日變化規律。臭氧的濃度在清晨時較低,隨著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等臭氧前體物的逐漸累積,在日照(太陽輻射)條件下,臭氧濃度逐漸升高,在午后14點到17點達到高值,之后再緩慢降低,到傍晚太陽輻射減弱之后,臭氧濃度又恢復到較低的狀態,夜間臭氧受NO滴定作用影響,濃度降到最低。當出現少風、濕度低、光照強的天氣時,臭氧濃度會在午后的濃度較高,人們應盡量避免在午后到戶外活動。但是在一些清潔地區(如森林、海洋等),生成臭氧的前體物濃度較低,因此臭氧的日變化特征并不明顯。
2、晴朗的好天氣是不是就沒有臭氧污染呢?
并不是。臭氧污染常常與好天氣做伴,這個污染物總是隱藏至深,是藍天下暗藏著的 “隱形破壞者”。臭氧污染的形成有兩名“幫兇”:一種是氮氧化物(NOx),另一種就是烯烴、芳香烴等揮發性有機物(VOCs)。
臭氧污染實際上是一種光化學污染,它不是直接排放出來的,而是由NOx和VOCs在高溫強光照的天氣背景下產生的,屬于大氣二次污染物。臭氧污染的產生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高溫、強輻射(少云)、低濕和少風的氣象條件更有助于臭氧污染的形成,導致臭氧污染一般發生在晴朗少云的春末及夏秋季節。因此,并不是晴朗的好天氣就沒有臭氧污染,相反越是天空晴朗萬里無云的時候,紫外線輻射強度越高,光化學反應速率越快,越易形成臭氧污染。
來源:環??破?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