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dffb7"></track>
    <pre id="dffb7"><ruby id="dffb7"><ol id="dffb7"></ol></ruby></pre>
    <address id="dffb7"><pre id="dffb7"></pre></address>

      <track id="dffb7"></track>

          <noframes id="dffb7"><pre id="dffb7"><ruby id="dffb7"></ruby></pre><pre id="dffb7"><pre id="dffb7"><strike id="dffb7"></strike></pre></pre>

            <track id="dffb7"><strike id="dffb7"><ol id="dffb7"></ol></strike></track>
            <track id="dffb7"><strike id="dffb7"><ol id="dffb7"></ol></strike></track>
              <pre id="dffb7"><strike id="dffb7"></strike></pre>
              <track id="dffb7"><strike id="dffb7"><rp id="dffb7"></rp></strike></track>

              行業資訊

              News

              綠氫——能源轉型中的關鍵角色

              來源:新華網發布時間:2022-11-25字體大?。?a href="javascript:;" onclick="javascript:setfont('14px')">小


                    2022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首次將氫定義為一種綠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雖然氫能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在釋放能量的過程中沒有碳排放,但目前生產氫能的過程卻并不是百分之百“零碳”。氫元素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水和化石燃料中,而氫能作為一種二次能源,需要通過制氫技術進行提取。目前,現有制氫技術大多依賴化石能源,無法避免碳排放。而根據氫能生產來源和生產過程中的排放情況,人們又將氫能分別冠以灰氫、藍氫、綠氫之稱。從天然氣或煤炭中提取的氫被稱為“灰氫”,提取過程每年排放8.3億噸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通過捕集、埋存、利用,從而避免大量排放的氫,被稱為“藍氫”。所謂綠氫,則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的氫氣,其燃燒時只產生水,從源頭上實現了二氧化碳零排放,是純正的綠色新能源。


                    目前,穩定、快速、大批量制取綠氫的技術路線主要為電解水,具體可以分為堿性電解水、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和固體氧化物電解水三類。堿性電解水是當前的主流技術,需要保證兩個電極的壓力均衡,以防止氫氧混合產生危險,存在難以與具有快速波動特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配合的缺點;質子交換膜電解槽在運行中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和反應性,但需要鉑和銥等貴金屬,未來需進一步降低貴金屬使用量或發掘成本低廉的催化劑;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技術具有更高的理論效率,但仍處于實驗室驗證階段,未來的發展潛力較大。

                    如果以相同的能源當量對比價格較高的天然氣,氫能已具備成本優勢。相關人員表示,氫能成本80%是電動的成本,也就是電解水制氫過程中的電力成本。另外20%的成本是電解氫的裝備折舊的費用。

                    針對綠氫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認為,“我們現在正經歷第三次能源革命。在這次能源革命中,氫和電一樣,是最重要的能源載體,也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能源主體,要從技術和產業兩個角度,做好長遠規劃,推動綠氫的發展?!?/span>


              瀏覽次數:2509

              版權所有:2019 圣元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閩ICP備12021076號   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1451號 

              99热亚洲精品6